第142章(1 / 2)

制霸好莱坞 御井烹香 6019 字 2个月前

手里同时运作着几个项目,又要亲自制作《梦露》,不论是大梦的工作人员还是珍妮,当然都忙得不可开交,反而切萨雷因为只负责幕后事务,清闲了不少,在珍妮的□□乏术中,一周的时间转瞬即逝,很快的,11月的第三个周末到来,在感恩节小长假的钱一个周末,《倒霉爱神》正式登陆全美两千多家影院,不少通过《公主日记2》和《贱女孩》、《婚礼傲客》认识到克里斯.派恩和瑞秋.麦克亚当斯的观众迫不及待地走进电影院,观赏起了他们期待已久的爱情喜剧……

#

“感觉还不错。”作为大学生,琼恩的空余时间当然不少,尤其这已经是她的最后一年大学生涯了,修课不多的情况下,她轻松地找到了几个好朋友,一起在周五下午坐进了电影院里,愉快地看完了一个半小时的爱情喜剧——当然,如果不是因为一周前在新闻里知道了这部电影是珍妮弗投资制作,看到了那场星光熠熠的首映式,她也不会如此积极地在上映首日就来观影的。“你觉得呢,宝拉?”

她的大学同学宝拉对于电影一直不太热衷——她是那种闲暇时间忙于派对、恋爱和逛街的标准小女人,上次两人一起看电影,还是琼恩陪着宝拉来看《恶魔穿着prada》,基于不同的原因,她们一起在电影院重看了好几遍《prada》,别的什么《加勒比海盗》、《魔戒》,对宝拉来说都有些枯燥无聊,她之所以会来看《倒霉爱神》,也是因为之前看过《公主日记》的dvd以后,喜欢上了克里斯.派恩,同时又通过地铁站的海报知道了这部电影的主演是他。

然而,比起只是保守地给了‘还不错’评语的琼恩,宝拉现在却十分兴奋,轻笑个不停地说,“啊,我觉得非常好看!刚才有几段简直笑死人了——噢,还有,还有他们在舞会里接吻那段,克里斯多帅啊!还有那女孩,阿什莉,她的演员叫——”

她看了看电影院里随处可见的海报一眼,又继续陶醉地说,“瑞秋,瑞秋也很漂亮!——为什么电影院不能多放一些这样的好影片呢,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一定会多来几次电影院的。”

对琼恩来说,《倒霉爱神》就像是街边面包房里卖的蛋糕,味道还不错,但说不上多精致,和五星级酒店的甜点无法比,大餐那就更不必说了。就是看完不至于觉得‘对不起票钱’的爆米花电影,但还远远没到‘物超所值’的地步。中间有很多剧情让琼恩觉得很无聊,还有点硬扯,完全是靠男女主演的美貌在撑着。

不过的确和宝拉说的那样,感觉有一年多没在电影院看过类似的爱情电影,所以新鲜感起到了一定的美化作用,不过即使如此,她也不觉得它有宝拉所说的那么好看——可,它是大梦的作品嘛……

“是啊,上一次看到你这么喜欢的电影,还是《恶魔穿着prada》……”她没有反对宝拉,而是和她一起兴奋地讨论着电影里让人心动的内容,“当然,还有《恋恋笔记本》……”

在整个2005年、2006年都没有多少爱情片的情况下,尼克.卡萨维茨拿手的浪漫场景,还有严格把关下多次修改的剧本中呈现出的小笑点,似乎收到了良好的回馈,就像是大部分影评人评价的一样,算是一桶合格爆米花的《倒霉爱神》,收到的成绩要比合格更好一些,市场似乎对打出‘爱情场景宣传’、‘轻松好笑宣传’和‘名人八卦宣传’的发行策略反应良好,而整整一年没有一部像样爱情片所营造出的市场真空和观众饥.渴感,也让这部电影的成绩超过了它的质量——《倒霉爱神》首周五就拿到了六百万的成绩,次日公众假期票房升至八百万,周日稳住这个数字,首周末报收二千二百万,虽然imdb分数迅速跌到了7.2,烂番茄的观众喜欢度也在70%上下徘徊,影评人喜欢度在50%左右,从影评口碑来看,着实不是一部出色的电影,但……那又如何呢?通过合适的档期选择、发行策略而不是影片质量赚到钱的片子,并不只是《倒霉爱神》一部,好片未必赔钱,差片未必亏本,这就是变幻莫测而又始终如一的市场规律。

首周报收2200万,不论接下来怎么跌,票房盈利肯定是不争的事实了,所以,虽然紧接着就要面对感恩节这个大档期中许多重量级大片的冲击,但《倒霉爱神》剧组已经开起了庆功会,而珍妮呢,她虽然也是松了口气,并且真心有欢呼雀跃的冲动,但却也没有多少时间来抒发自己的快乐——看完了切萨雷寄来的电子邮件,她随手合上了笔记本电脑,微笑着注视阿瑟.克拉克从盥洗室蹒跚地踱回咖啡桌前。

“抱歉,老年人的膀胱——简直是一出错综复杂的悬疑故事。”和知名科幻作家同名的阿瑟挥了挥手,诙谐地说,又和珍妮交换了几句俏皮话,便切入了正题,“现在让我们来谈谈《梦露》吧,珍妮弗,我们都已经知道你要去英国拍摄,你要在英国选角,这些我都能帮得上你的忙——不过,有个问题我必须先弄清楚:亲爱的珍妮弗,《与梦露的一周》到底会是一部怎样的电影,你想把它拍成一部什么样的电影呢?”

是啊……珍妮原本喜悦、兴奋,甚至可以说是有些浮躁的心态,被阿瑟的一问完全冲刷走了,余下的是淡淡的,这段时间以来一直纠缠着她的迷惘:《与梦露的一周》,到底应该是一部怎么样的电影呢?

作者有话要说:注:《倒霉爱神》在文里的设定是有相当程度的改编,剧本有过改动,男女主互动也更有火花了,我觉得这片子失败的原因主要是剧本非常扯,而且林赛在里面不是很漂亮,和克里斯的爱情画面有种硬扯的感觉

至于《老友有钱》,这片子很闷,但是安妮斯顿演的真的还不错的,其实艺术片,好片未必不闷,因为它并不是很讲究观看快感的,就像是这几年的奥奖得奖片一样,大家看的时候未必会觉得非常精彩,不能用看爆米花片的心态去看吧。《老友有钱》我还挺喜欢,大家有兴趣可以看看

-----------------------

《倒霉爱神》票房不错~

☆、第二百一十一章 《梦露》选角

马克思主义教导我们:事物之间存在普遍联系……好吧,接下去的话珍妮就不会背了,不过她毕竟是受到特色教育土生土长的东方学生,政治课上的一些只言片语还是留在心里的,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被证明自有其道理,就像是《梦露》的制片,她和切萨雷原本认为要打造一支水平较高的团队会较为艰难,但没想到得益于《迈克尔.克莱顿》的剧组变化,以及那些表演素材的泄漏,这一切忽然变得轻松无比,史蒂文.索德伯格、西德尼.波拉克这两个超级大导都表达了对项目的兴趣,以她现在的关注度来说,想要塑造一支奥奖级别的摄制队伍也许都不困难。而在外部的困难散去以后,唯一的阻碍无非是这么一点:在人选几乎是任挑的现在,她该怎么去挑人呢?她到底想把《梦露》做成什么样的项目呢?

照搬不是答案——虽然打算以这个素材进行拍摄,但那也只是因为在两千年以后,以梦露为题材的传记片只有这一部激起了水花,珍妮对于原片的质量评价并不高,《与梦露的一周》有优点:再现了60年代风情,拍出了少年科林的青涩心事,与那种少年韶华将尽的淡淡惆怅,他和梦露的关系也被处理得很诗意,很优雅,有些一切尽在不言中的味道,但除此之外,《梦露》的琐碎、平淡感太强,再加上米歇尔虽然演技超凡,但长相实在和梦露不沾边,珍妮在观看的时候也是时而被演技带入,时而又有点犯尴尬恐惧症,所以最终观影感觉并不好,艺术性和商业性融合得很一般,而艺术性本身又太稀少、太轻飘,这部影片最终在奥奖没能获得奖项,米歇尔也不过是公关了一个提名,珍妮认为这个结果还是比较公允的。

以她来出演梦露分析的话,珍妮认为表演方面不会是太大的问题,毕竟她有金手指护体,而另一个重要角色劳伦斯.奥利弗,她准备沿用肯尼斯.布拉纳,这一位英国剧坛、影坛的王子是古典派、表现派的代表人物,可以和珍妮的体验派形成冲击对比,很好地表现出梦露和英国片场的格格不入,但导演人选珍妮现在都还没有答案,最次是寻找原导演,打造一部接近原版质量的影片,靠自己的表演去冲提名,最好的当然是按照她的意图进行改编,反正这部戏她是全额投资,话语权接近全满,可以量身定作,想要什么风格就要什么风格。——但问题是她到底想要什么风格。

是原版的不痛不痒?把梦露的睡眠障碍和精神问题处理得仿佛清风拂面?就像是少年的一个迷梦?还是以少年的眼光来看待梦露?还是大幅削减科林的戏份,以梦露的危险人生为重点,把整部片处理成梦露在彻底堕落和混乱前的回光返照,让她的混乱再难堪一些,再有冲击力一些?然后整部影片的基调再阴暗一些?

这其实就是整个制片人的工作难点所在了,摆平各个环节,对于熟手来说可能不算什么,但这样的选择不论是多伟大的制片人也要遇到——一个好题材如果遇上了坏思路,找到了不对味的导演,带来的可能就是让人心痛又难堪的失败,制片人的每一个选择都是意义重大,尤其是对珍妮这个贪心的制片人来说,她不但想要艺术性,也想要商业性,不但想要增强自己的发挥空间,也想要协调各角色的表现余地,更是希望最后能制作出一部各方面都尽善尽美的艺术精品,而不是经过仔细考量和计算,有优点有缺点的商业赚钱、冲奖作。以这种心态来制片的话,那就更加无从选择了。——更要命的是,这种思考和选择注定是她一个人的事,在不解释前请提要的情况下,任何人都不会明白她做选择的心路历程,珍妮只能以自己入行几年的有限经验来完成改造的思考、判断,以及导演人选的选择。而在对于电影工业了解更深入的现在,她早已不像是当年试图改编《恶魔穿着prada》时一样无知无畏了,她非常清楚的意识到,在没有资深制片人压阵的现在,自己现在就像是一个小孩挥舞着大锤一样,随时都可能失控。

按捺下了浮动不安的心思,珍妮对阿瑟诚恳地笑了笑,开口邀请他跟上自己的思路,“我不知道你是否看过了原著,阿瑟,不过《梦露》素材的两本回忆录对电影改编来说都有些太清淡了,重点更集中于60年代的电影工业风情和科林本人的内心世界,但,科林并非很有矛盾的性格,我个人认为电影应该做恰当的改编,让梦露在科林回忆中的梦幻形象和现实中的——”

珍妮耸了耸肩,“火车惨案般的人生,找个平衡点。”

“非常有趣的观点,”看得出来,阿瑟是真正赞同珍妮的思路,他露出了沉吟的表情,“你想要淡化科林本人的痕迹,让他更多的成为观众的象征,用他的视角去揭露梦露的人生——让他的参与度再深一些,是吗?”

“确实如此,我不想看到浮光掠影的几个侧面,我想挖得更深,把梦露的挣扎,她和遗传精神疾病的斗争——她和阿瑟.米勒之间的互相吸引和无法共处都拍出来。”珍妮热情地说,这也的确是她的真心话,梦露是她共情次数最多的真实人物,她对她有些特别的感情,甚至珍妮感到自己对她的了解是绝无仅有的,她很怀疑世界上有没有人能和她一样了解玛丽莲.梦露,了解这个在大明星的面具背后孤独、恐惧而残破不堪的灵魂。

但——为了市场考虑,她不能把这些全都完整展现出来,甚至是为了艺术性也不能,毕竟把一个人的一生如实呈现那是纪录片,艺术片的素材肯定要经过挑选、美化和剪裁,而且梦露真实的一生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可能是过于黑暗和混乱了,珍妮深思地继续分析,“但我不希望那太黑暗,太真实,只是在梦幻失真和残酷的现实中选择一个恰当的切入点,就像是《潘神的迷宫》,能入能出,当然我们不能直接来找吉尔莫.托罗来当导演,他有些过分的讲究形式,商业片习气难改,他更适合幻想题材,也没拍过传记片……”

说到最后,她已经是在整理自己的思绪,但阿瑟敏锐地把握住了珍妮话里泄漏的信息,“啊,这么说,你还没选定导演喽?珍妮弗?”

“剧本还在撰写阶段,”珍妮没有正面回答,只是提了一句,“还没到能让我满意的程度,所以是的,我们还没法大范围的寻找导演,而西德尼的身体不好,史蒂文又要忙《十三罗汉》,我认为他也不太适合执导《梦露》。”

她没透露自己已经和索德伯格初步聊过了自己的一些构思,两人没有谈拢的事情。这种事一般在影片下档以前都默认是秘密,不好随便乱讲。

“大导演的脾气一般都不太好。”阿瑟说道,他不动声色地把自己包揽了进来——“尤其你对这个项目很有掌控欲,我们最好为你找个脾气不错的上升期青年导演,这会让你们的沟通更加顺畅。”

一般说来,制片人很少在制作过程中扯到这么深,和导演的分工还是非常明确的,但《梦露》这部片子是珍妮自己一手牵头建立起来的,什么权利都在她手上,钱也是她自己出的,她肯定是希望影片最终能和她自己需要的效果一致,而不是把本子交给大导演,让他们去玩。珍妮笑了笑,也没有戳破阿瑟的小心思:和美国比,英国一直都是物美价廉的代名词,来自英国的导演和演员普遍更加专业、善于沟通和珍惜机会,所以她不介意让阿瑟出面为她穿针引线,寻找一些优秀的导演。毕竟阿瑟说的也有道理,咖位小一些的导演也许配合度会更高,服务精神也更强一些。不像是大导,想和她合作更多的是看中了她的演技,是导演去塑造她、使用她,而不是两人一起合作。

“都是可以坐下来谈的,”她说,“当然我们可以几方面同时进行,先把基本的演员群给确定下来,比如说劳伦斯.奥利弗和费雯丽,当然,还有最重要的科林.克拉克,阿瑟,我需要你拿出最合适的人选,别敷衍我——我不在乎名气,我只要演技和角色契合度,他要和我对戏而不能落入下风,当然,他的气质也得和内向青涩的贵族小子配合得天衣无缝,总之,当我们开始试镜时,我希望看到的是这么一批有潜质的年轻人,而不是那些乏善可陈的关系户。”

“当然。”阿瑟一口答应了下来,他显得胸有成竹,呵呵笑着捻起了胡须,“我已经开始读第二遍原著了——我一定会给你一个最适合的科林的,相信我,珍妮弗。”

《与梦露的一周》里,最为突出的角色就是梦露、科林和劳伦斯,而因为开拍时间点不同的关系,原本出演科林的埃迪.雷德梅尼可能不再适合出演,毕竟他现在才24岁,还处于刚踏入演艺圈开始历练的阶段,演技和几年后也许有很大差别,可能在珍妮跟前撑不起科林这个角色,不像是出演劳伦斯的肯尼斯.布拉纳,演技已经臻至成熟,早几年晚几年倒是都无所谓了。而和科林有过一段感情牵扯的服装助理露西,也因为艾玛.沃特森现在年龄还小的关系,可能也需要再行选角,不过,这些配角的变动影响不了多少,最重要的还是剧本的改动和导演的选择。

和阿瑟的谈话,只是珍妮在这个月诸多谈话中的一场,接下来她还要约见珍妮弗.安妮斯顿,和她谈谈自掏腰包冲提名的好处,当然,这对《老友有钱》也会有一定的正面影响,此外作为《迈克尔.克莱顿》系列的重要制片人,随着刘易斯进组之日逐渐临近,她也有不少工作要做……

在令人眼花缭乱的社交邀请中,穿插着完成制片人工作,是一件让人很疲倦的事,珍妮努力让自己保持感恩的心态:还好,《阿凡达》项目现在还在磨洋工中,没有来参一脚,否则她的事情会更多、更忙。不过,即使如此,当刘易斯的飞机降落x机场时,珍妮还是松了一口气,她已经迫不及待要躲回凯伦的身体里,重新开始纯粹的演员生涯了……

☆、第二百一十二章 强强相遇

“*,我到现在都还不敢相信,”年轻的场务威廉嘟囔着抓起了一个贝果面包,和他的朋友,摄影助理安迪念叨了起来,“丹尼尔.戴-刘易斯要来了——我是说,这件事真的在发生,他们真的办到了——丹尼尔.戴-刘易斯马上就要来了。你看到他了吗?我听说他昨晚到剧组的时候你在场。”

“我就看了他一眼,”安迪的声音要比威廉冷静一些——但也就是那么一些而已,“那些保镖把他和人群隔得很开,我听说我们不被允许要签名……”

托尼.吉尔罗伊摇了摇头,有些无奈地和他对面的西德尼交换了一个眼神,今天有份出演的西德尼.波拉克则宽慰地说道,“这些孩子们都很听话,他们不会真去打扰丹尼尔的。”

剧组在丹尼尔到来之前已经事先开过小会了,为了确保这个方法派大师能在剧组过得舒舒服服,有几条‘法令’被特别地制定颁发了出来,比如说,在任何情况下,任何剧组成员都不能因为私人目的和丹尼尔搭话,这会打扰到他的情绪,让他不舒服,甚至可能会导致不愉快的事件发生。

这一条规定并非空穴来风——在《血色将至》的片场,由于他非常入戏,而丹尼尔塑造的角色又是一个脾气暴躁的冷血商人,丹尼尔不但在拍摄现场差点动真格砸伤和他对一场动作戏的合作演员,在私下也经常对剧组成员咆哮连连,爆发冲突。虽然《迈克尔.克莱顿》没有什么动作戏码,但迈克尔显然也不是一个快乐的角色,所以最好的办法当然还是在丹尼尔身边制造出一个真空,这样也能避免在可能爆发的冲突后,针对剧组提出的诉讼。

除此以外,丹尼尔居住的旅馆房间两侧都被清空了,包括头顶和楼下几个相邻房间的住户都被特别打过招呼,在房间里最好轻手轻脚,不要打扰到他——除了生性羞怯,不喜欢和陌生人说话,也对大众的瞩目深感负担之外,丹尼尔也一直受到睡眠障碍、噩梦的困扰,对休息环境要求很高,而在预算不足以为他选择总统套房(本地也没有这么高级的酒店)的情况下,剧组只能尽量保证他有个相对安静的睡眠环境,不会因此影响到拍摄工作。

虽然严格要求剧组成员不能接触丹尼尔,但他同样不喜欢被人当作珍稀动物观看,总是撇着嘴的经纪人露西(对于丹尼尔决定临时多接一部电影的决定,她很不高兴)再三强调,丹尼尔大部分时间希望做隐形人,而当人们和他不可避免的四目相对时,他需要得到友善而去特殊化的对待,也就是说,当他在附近时,剧组成员要装作对他毫不注意,简简单单地保持安静,等他走开也是行不通的。

大牌演员总是有很多奇怪的要求,尤其是丹尼尔这样的国宝级人物,有点个性也在情理之中,不过,初次执导就要碰丹尼尔这块硬骨头,托尼心里也难免有些忐忑,这些具体的要求反而加大了他的压力,他心事重重地叹了一口气,西德尼同时低声说,“啊,他来了。”